本報訊 目前,網絡上盛行一些“顏值檢測”軟件,這些軟件功能看似有趣,實為竊取照片的“黑軟件”,通過暗網、網盤、QQ群等非法交易,可以使數以萬計的公民信息遭泄露。近日,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人李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并作出一審判決。
法院經審理查明,2020年6月至9月,李某制作完成了一款具有非法竊取安裝者相冊照片的手機軟件,發布于暗網論壇售賣,并偽裝成“顏值檢測”軟件發布于某論壇提供免費下載,竊取安裝者相冊照片共計1751張,其中部分照片含有人臉信息、自然人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等100余條公民個人信息。
該軟件聲稱可自動評分帶有臉部元素的照片,并且判斷膚質。在示例美女頭像下方,還配有“年齡21歲左右,顏值73.4,皮膚健康度18.769,色斑度9.437,青春痘可能性5.446%,黑眼圈可能性1.865%”等看似專業的語句。但據李某本人庭審時陳述,實際上該軟件沒有任何檢測顏值的功能,僅是為了盜取個人信息所用。
另外,2020年9月,李某在暗網論壇購買“某庫資料”并轉存于網盤。2021年2月,李某明知“某庫資料”中含有戶籍信息、QQ賬號注冊信息、京東賬號注冊信息、車主信息、借貸信息等內容,為了炫耀自己所謂的“專業技能”,仍將網盤鏈接分享至某業主交流群,提供給群成員免費下載。經鑒定,“某庫資料”中包含公民個人信息1.5億余條,經去除無效數據并進行合并去重后共計8100萬余條。
法院審理后認為,李某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非法獲取并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經查,目前涉案信息傳至QQ群后未進一步擴散,李某亦未從中獲利。鑒于李某無前科劣跡,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并自愿認罪認罰,依法可以從輕處罰、從寬處理。最終,法院采納了公訴機關的量刑建議,判決李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緩刑三年,并處罰金1萬元。
本案中,李某的行為已經侵害不特定公民的隱私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檢察機關還提起了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判決李某于判決生效賠禮道歉之日起十日內在國家級新聞媒體上對其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公開賠禮道歉;刪除“顏值檢測”軟件及相關代碼,并刪除所有終端設備中存儲的涉案公民個人信息,注銷侵權所用QQ賬號。(毛振亞 管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