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15d1s"><nobr id="15d1s"><delect id="15d1s"></delect></nobr></tr>
  1. <code id="15d1s"></code>
  2. <ins id="15d1s"><video id="15d1s"></video></ins>
  3. <ins id="15d1s"><video id="15d1s"></video></ins>
    <sup id="15d1s"></sup><menuitem id="15d1s"></menuitem>

  4. 跨省消費公益訴訟開啟維權“并聯模式”
    2022-10-28 12:07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李英鋒

    近日,由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聯合提起的全國首例跨省域消費者權益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在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并當庭宣判。(10月27日《工人日報》)

    此案被告胡某銷售假酒,持續時間長,銷售范圍廣,侵害了川渝兩地眾多不特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一侵權案件在消費公益訴訟的受案范圍內,且共同訴訟要件齊全。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先向重慶市二中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再申請參加訴訟,被法院列為共同原告,最終,胡某被判向兩地消費者承擔公開賠禮道歉以及參加消費領域公益活動等責任。

    這起案件是對有關消費公益訴訟案件共同訴訟法律制度的積極實踐,既減輕了消保組織的訴訟負擔,節約了司法資源,又提升了審判效能,實現了訴訟效果的影響最大化。

    在這起消費者權益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中,川渝兩地消保組織共同參與,案件審判結果同步適用于兩地,開啟了維權“并聯模式”或“共享模式”。作為跨省域消費者權益保護民事公益訴訟的全國首案,該案明確了消保組織異地提起或參與民事公益訴訟的權利,對于完善跨區域消費者權益保護民事公益訴訟制度具有積極的探索和示范意義。

    在網絡時代,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越來越多,越來越寬,商品或服務的覆蓋范圍越來越廣。而一旦商品或服務出現侵權問題,受到影響的消費者很可能分布在很多不同的地域。如果各地的消保組織分別向本地法院提起公益訴訟,就會產生多起案件,不僅消保組織要消耗很多時間和精力,付出一定的成本,司法審判的負擔也會加重。如果只有一地或部分地方的消保組織發起公益訴訟,其他地方的消保組織或消費者未參加訴訟,公益訴訟審判結果的影響力就可能局限在少數地方。

    實際上,一個經營者的一起侵權行為盡管指向跨區域的不特定多數消費者,但侵權主體、侵權行為、侵權性質等要素都具有很強的共性,由此引發的公益訴訟的實體部分和程序部分也具有很強的共性和關聯性,對此類跨區域消費者權益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可以依法按照共同訴訟規則合并審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明確:“人民法院受理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后,依法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機關或者社會組織,可以在一審開庭前向人民法院申請參加訴訟。人民法院準許參加訴訟的,列為共同原告?!边@一司法解釋也為合并審理消費公益訴訟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據。


    重慶、四川的消保組織聯合參與消費公益訴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可為其他地方的消保組織展示共同參與訴訟、聯合維權的法律路徑,凝聚跨區域發起或參與消費公益訴訟的信心。今后,針對跨區域不特定消費者權益受侵害案件,各地消保組織應以此案件為參照,加強溝通協作,進一步依法探索聯合維權救濟機制,解鎖更多公益訴訟的“共享技能包”。(北京青年報)


    編輯:劉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