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估”密集引爆“中字頭”股票,備受市場矚目。
今年以來,“中字頭”板塊走勢強勁。據數據,截至3月23日收盤,中字頭央企指數今年以來上漲13.89%,有38只個股漲超20%。其中,以數字經濟為載體的公司股票“先漲為敬”,隨后基建、“一帶一路”、安全主題等板塊個股“次第開花”,不少相關主題ETF基金表現出色。
基金人士表示,當前,數字安全、基建以及高端制造等領域的供給變化,有望滿足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需求變化,成為今年投資賽道的“重頭戲”之一。
“中特估”引爆市場
3月23日,“中字頭”板塊多只個股繼續攀升,中國衛通、中工國際等多只股票大幅走高。
數據顯示,中字頭央企指數23日收漲0.74%,今年以來累計漲幅已達13.89%,該指數包含129家公司。
具體來看,2023年以來,“中字頭”板塊有14只個股累計漲超40%,另有38只股票和82只股票的漲幅超過20%和10%。如中國衛通大漲115%;中國電信漲約64%。整體而言,以數字經濟為載體的“中字頭”股票“先漲為敬”,且漲幅領跑。
基金方面,包括國泰中證基建ETF、華夏中證基建ETF、廣發中證基建工程ETF、富國中證央企創新驅動ETF、南方富時中國國企開放共贏ETF、博時央企結構調整ETF、匯添富中證國企一帶一路ETF等20只公募ETF紛紛上漲,其中多只基建ETF基金今年以來的漲幅接近20%。
百嘉基金董事、副總經理王群航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以數字經濟為載體的央企、國企先漲,這背后既有“中特估”的催化,又體現出以計算機、通信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以現代信息技術力促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滿足現代化需求,其中包含的治理結構、管理模式和效率都在提升。另外,在數字經濟的催化下,制造業有望成為中國未來的主導產業。
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戴康對記者表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本質是“中國優勢資產重估”,因此要對傳統A股估值體系進行“糾偏”。國有企業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而社會責任和社會價值具有很高的正外部性,難以在現有的西方傳統估值體系下衡量,這導致承擔了更多社會責任的國有企業估值偏低。
下一個著力點在哪?
當前“中字頭”板塊不少個股已取得明顯漲幅。還有哪些投資主線值得關注?
業內人士表示,數字安全、基建以及高端制造等領域,有望成為后市投資賽道的“重頭戲”之一。
廣發中證基建工程ETF基金經理霍華明對記者表示,一方面資金面預計有所改善,政策性金融工具繼續發力,整體基建資金面有望改善;另一方面,今年政策總基調是穩增長、穩信心,預計各地穩增長意愿將明顯增強。
霍華明進一步表示,基建板塊的海外業務迎來催化,今年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üこ套鳛橹袊鴱婍?,具備全球競爭優勢,是“一帶一路”合作推進的重要載體,預計在相關政策推動下,海外工程需求將加速恢復。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表示,價值的發現是投資者最終決策的依據。中國的現代化以實業為主,通過高端制造的供給變化,滿足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需求變化。在數字經濟的催化下,制造業有望成為中國未來的主導產業,這些產業的科研發展、社會責任承擔,許多依靠國有資本。因此,更看好國有企業中主動提升科技實力和數字經濟相結合、治理結構不錯的企業。
“基建、金融、通信等行業大型央企估值長期破凈,由于國資監管要求,增發定價不得低于每股凈資產,因此多數低估值國有企業難以進行股權融資。如果估值提升,股價恢復至每股凈資產之上,可有效恢復其股權融資功能,進一步拓展多元融資渠道,降低對債務融資依賴,平衡國資財務風險?!蓖跞汉秸J為,高凈資產收益率、高股息和低負債的央企、國企,是未來最值得投入的“中特估”。
目前,央企上市公司聚焦于實體經濟重要基礎領域,主要分布在工業、原材料、信息技術和公用事業關系國計民生的實體行業,并且以各行業的大市值龍頭公司為主,長期投資價值值得關注。
霍華明建議,投資者在充分了解相關板塊的風險收益特征、評估個人收益預期和風險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可借道公募基金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