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也推動了一批賦能“雙碳”建設的宏觀政策和頂層設計出臺。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雙碳”目標下的中國經濟發展受到眾多主流媒體關注,眾多企業代表也紛紛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產業升級、能源結構調整、生態環境優化等問題提出建議。在“雙碳”和共同富裕等戰略性行動下,對企業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實踐情況的(ESG)披露和監管成為推動企業履行相關社會責任、實現資本向善的有力措施之一。
目前,我國企業在ESG實踐披露方面的嘗試也在不斷豐富,但總體處于起步階段。ESG監管方面,全球范圍內,具體針對企業ESG披露報告實踐的評級則集中在私營部門,我國目前尚缺乏整合性的監管和管理規定。在此背景下,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布了《“雙碳”視閾下我國ESG監管的實踐與展望》(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肪劢箛鴥韧夤膊块T對ESG監管的立法和實踐,結合企業在ESG方面的新行動,分析我國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等ESG監管趨勢,以期為我國ESG的合規發展提出建議與對策。
《報告》就以下幾個主題進行分析:
01
國內外公共部門ESG標準建立發展
通過對跨國和國外主要經濟體的ESG相關法律法規分析,《報告》注意到目前國際上的ESG立法和監管實踐路徑各有特色:
- 歐盟和歐盟委員會及其下屬或相關的成熟政府或非政府的組織基礎,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立法體系,并且有可能產生跨區域甚至國際的影響力。
-美國主要依托傳統成熟的資本市場,早期行業協會占主導作用,近期拜登政府試圖加大對政策的影響力,但受到了來自司法、黨派傳統等帶來的一系列挑戰。
-新加坡則在近年的轉型中,較好地協調了市場與官方力量,立足于其亞洲金融中心優勢,以基金等金融工具激勵披露。
-已經有報告簡單梳理了二十國集團(G20)領先經濟體成員國采取或擬采取的ESG措施。
近年來,政府和公共部門加強在ESG評級中的話語權、甚至與私營形成合流已經成為全球趨勢。
02
中國ESG監管現狀及趨勢
在國際各國在ESG監管紛紛發力的情況下,《報告》注意到幾個中國ESG監管現狀及趨勢:
-在ESG監管中,初期我國各類交易所扮演積極的角色,近期中國證監會等政府機構開始發布相關政策文件,形成行業與政府開始雙重發力的趨勢。
-頂層設計中的“雙碳”趨勢加強,國家各部委在部署2022年工作路線和中心的會議中紛紛提及“碳達標”“碳中和”等關鍵詞。
-2015年,我國開始構建以綠色金融為主的可持續金融政策頂層設計。 與其他經濟體對比發現,我國目前的ESG發展趨勢與亞太地區具有相似性,也就是以綠色金融作為抓手的作用不斷凸顯,帶來行業機遇。
-近年來,我國的綠色金融抓手ESG實踐路徑與國際的接軌水平越來越高,尤其與《歐盟分類條例》開創的“綠色清單”形式聯系緊密。
ESG的企業實踐形式非常豐富,我國不少互聯網企業也已經率先發力。2021年4月19日,騰訊正式宣布公司戰略升級,以“扎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作為公司的大戰略,首期將投入500億元用于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包括基礎科學、教育創新、鄉村振興、碳中和等。2021年12月17日投資者日,阿里巴巴正式發布《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動報告》,面向未來提出三大目標。據媒體報道,這也是國內互聯網科技企業首個碳中和行動報告。切中“痛點”問題的ESG實踐既能讓企業更好地利用資源,提高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質量,又能賦能企業形象建設。在我國對ESG的立法監管日益趨于整合與成熟的今天,中國企業有哪些ESG實踐的前沿發力點?
在“全球一張網”的格局下,了解國內外的ESG立法與監管前沿趨勢,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實現政策合規。同時,這也可為地方政府的規劃發展提供思路,形成良好的政企關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目前,我國的公共部門又有哪些健全和優化ESG監管立法的著力點?
《智庫研報》是由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人民在線和人民網新媒體智庫打造的智庫精品,以高端深度專題報告形式呈現?!吨菐煅袌蟆分饕劢咕W絡輿論生態、輿情風險評估與危機管理、互聯網大數據與社會治理、融媒+新聞服務政務商務、數字政府與企業數字化轉型、國際輿論和跨文化傳播等領域重大課題。報告通過理論聯系實際,挖掘深層問題,分析原因、預測走向,輔助領導干部觀大勢、謀大局、決大事,為準確研判與科學決策提供專業的參考依據。
作者: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趙紫荊
編輯:閆圣發 | 責編: 李婭琦 夏玥